本文作者孔淑静是毛泽东主席的女婿孔令华的妹妹,文中记述了她的哥哥孔令华诚实、勤恳而又令人敬仰的一生。由于孔令华作为将军之子、领袖之婿的特殊身份,作者回忆孔令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一些毛主席的家事和情感往事。 结识李敏 哥哥在八一学校与李敏相识。哥哥上中学时,我们家在重庆,哥哥暑假回家曾带回过一张照片给父母看,回想起来那可能就是李敏的照片。我真正认识李敏是1957年,那时哥哥以优异成绩考入北航一年多了,李敏后来上了师范大学。一次父亲到北京开会,我随他来北京看望哥哥和检查自己的病,我长期患严重贫血一直找不出原因。父亲开完会就返回了沈阳,当时他是沈阳高级炮校校长,公务缠身走得急,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医院。我感到孤独寂寞,哥哥和李敏知道后就常来看我,给了我许多关心和安慰。 去中南海见主席 李敏和哥哥的感情从同学、朋友、友谊发展到爱情的事,很快就被毛主席知道了。 李敏上高中时,向爸爸公开了这个秘密,毛主席听了很欢喜,他说:“我一向主张儿女的婚事自己做主,大人不要干涉。我觉得小孔好,我没有意见。” 李敏又征求妈妈的意见,贺子珍却提出说:“你同小孔相爱,打算结婚,我赞成,但是我希望你们的婚期能拖后一年,等到你高中毕业后再结婚。我是这样考虑的,结婚以前多读一点书,对你今后有好处。结婚后,生儿育女,杂事很多,你想再读书就难了。” 李敏觉得妈妈的话有道理,于是把婚期往后推了一年,决定1959年再谈结婚。 有一次毛主席问李敏:“小孔的父亲是哪个?他在哪里工作?” 李敏答:“我没问过,他也没说过。” 毛主席说:“那你怎么和他交朋友呢?” 李敏答:“八一学校收的都是军队干部子弟,我想他父亲可能是军队的干部吧!” 毛主席又说了一遍:“家长干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谈对象哟!” 李敏不解地问:“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家长干吗?”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还是要问一下,了解情况嘛。” 对爸爸的话李敏一向是尊重的,母亲又不在她的身边,爸爸是她惟一的亲人了,何况这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于是她再见到哥哥时,便按照爸爸的吩咐问了哥哥有关问题,哥哥笑着说:“同学这么些年,我俩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可就是没涉及家庭情况。”这次哥哥就一五一十地把父母和家庭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还一再问李敏:“记住了没有?还想知道什么只管问!” 李敏回到家里把向哥哥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地向爸爸作了汇报。毛主席说:“噢!小孔的父亲原来是孔从洲将军,我熟悉、熟悉。”说完他高兴地点了一支烟,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李敏轻轻地发问:“那您同意吗?” 毛主席笑着回答:“好,好,同意。”李敏长吁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后来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李敏领着哥哥第一次来到中南海看望了她的爸爸毛泽东。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李敏回家时,毛主席就问李敏:“令华怎么好些日子没来了?” 毛主席赞同的婚事 1959年8月29日,在毛泽东主席和我父亲孔从洲的主持下哥哥和李敏结了婚。父亲回忆此事时讲:“李敏把她和令华的关系告诉毛泽东同志时,他深表赞成,我和家人也很高兴。他们原来决定结婚的日子还早一些,不巧毛主席到外地开会一时不能回京,他从外地多次打来电话还写了信说一定要等他回来主持,这样就拖下来了。主席直到8月下旬才乘火车回来,李敏和令华到车站接他,同车回家。第二天一早,主席就把令华找去与他和李敏一起拟定准备邀请的客人名单,接着就办了婚事。” 哥哥和李敏结婚后同主席一道住在丰泽园内。主席很喜欢哥哥,说他是个老实人。 1962年,哥哥和李敏的儿子出生了,主席很疼爱这个外孙,给他起名叫继宁,意思要孩子长大继承列宁的遗志,为人类最美好社会———共产主义奋斗! 与江青不和搬出中南海 李敏作为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沟通一些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信息本是人之常情,但心眼狭窄的江青是看在眼里恼在心上,虽不敢发作,却总是埋在心里。这种恼恨,日积月累,越积越深总会有爆发的一天。 事情的发生是由于一幅西瓜画和一首西瓜诗引起的。李敏喜欢画画,在中学时的一个新学年开始时,老师允许学生不再用蜡笔而是改用水彩来作画。李敏选定西瓜作为画的题材,她在画纸的右边画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在画纸的左边,她画了一块切成三角形的西瓜。老师给这张画打了五分。李敏高兴极了,她写了一封信给妈妈,讲了自己最近学习的情况,考试的成绩,并把这幅画也夹到信里了。贺子珍收到信后,竟然情绪激动,面对这幅画,思绪万千,流了不少泪,提笔写了一首诗,寄到北京。她写的吟西瓜的诗,是新诗还是旧诗,她寄给了谁!是李敏还是毛泽东?李敏至今记不清楚,因为从始至终李敏没见过这首诗。她知道妈妈写的诗,是从江青的恼怒中了解到的。 一天,江青一改平时那种轻声慢气的神态,怒气冲冲地闯进李敏的住房,尖声地责问李敏:“你的妈妈拿你画的一幅西瓜画,写了一首西瓜诗,用这首诗来讽刺我,骂我。我岂能咽下这口气,我已经将此事报告了中央,让组织来处理这件事,要组织处分你的妈妈。” 但是,在江青吵闹一通之后,李敏没有看到什么动静,中南海依然风平浪静,毛泽东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态,照样对李敏和蔼可亲,照样工作、吃饭、睡觉,他见到李敏,绝口不提这件事。李敏自己定了一个原则,这就是不管受到什么委屈,决不在爸爸面前告状。这次江青无理取闹,她感到好气愤,真想在爸爸面前发泄一通,但几次话到口边又忍住了。 等李敏探亲见到贺子珍时,她忍不住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是否写了一首诗,诗都写的什么,是否是寄给她的。她还担心地问妈妈,有没有因为这首诗受到组织处分。可是妈妈闭口不言,什么问话都不回答。不过自此以后,不管李敏给妈妈写多少信,贺子珍再也没有复过信。 李敏写日记惹麻烦的事,可能传到毛主席的耳朵里了,有一次毛主席问李敏:“怎么不写日记了?” 李敏默不作声,从来不在爸爸面前告状的她,仍然不说别人一句坏话。毛泽东没有再追问,只是感叹地说:“我们家有三派,有左、中、右,我同你是一派呢!” 1963年,终于因江青寻衅滋事,哥哥和李敏带着继宁搬出了中南海。一辆平板车拉走了他们的全部家当,住在一间平房里,独立地过着艰苦的生活,直到1965年底才搬到地安门的一个小单元房里。 江青要挖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 1964年6月,周恩来总理任命父亲为军委炮兵副司令兼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我们的家也因此搬到了北京。“文革”中父亲被批斗,造反派几次要关押父亲,他们找到了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同志,陈锡联讲:“要关孔从洲得经周总理批准,因为西安事变时孔从洲是17路军警备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有历史功绩。”造反派不敢找周总理。父亲虽未被关押但从此却和被打倒的人排在一起挨批斗。别人很难想像,毛主席的儿女亲家在“文革”中还会挨斗?可事实就是这样的。 在江青的唆使下,有人就大喊大叫地要深挖,要彻底挖,要挖出深埋在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孔令华。莫名其妙地审问折磨着他,使他原来健壮的身体消瘦了许多。造反派还给他戴高帽游街,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对待一个老实人。 摘自《大连晚报》孔淑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