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同志谈消除两极分化
和共同富裕的一段论述

精装本

毛泽东同志说“有些同志,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出发,错误地观察了工农联盟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他们认为目前合作化运动的情况很危险,他们劝我们从目前合作化的道路上‘赶快下马'。他们向我们提出了警告:‘如果不赶快下马,就有破坏工农联盟的危险。'我们认为恰好相反,如果不赶快上马,就有破坏工农联盟的危险。这里看来只有一字之差,一个要下马,一个要上马,却是表现了两条路线的分歧。

大家知道,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工农联盟,这是建立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从地主手里取得土地分给农民、使农民从封建所有制解放出来这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这个革命已经过去了,封建所有制已经消灭了。现在农村中存在的是富农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像汪洋大海一样的个体农民所有制。大家已经看见,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许多贫农,则因为生产资料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有些人欠了债,有些人出卖土地,或者出租土地。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继续处于贫困地位的农民将要埋怨我们,他们将说我们见死不救,不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那些富裕中农也将对我们不满,因为我们如果不想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的话,就永远不能满足这些农民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人和农民的同盟能够继续巩固下去吗?显然是不能够的。这个问题,只有在新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解决。这就是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才能获得巩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这个联盟就有被破坏的危险。劝我们‘下马'的那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是完全地想错了。”(《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436—437页)

对于毛主席的这段极其重要的论述,我们可以分做四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从这段不长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在党内,特别是在党的高层干部中,在农业(其实实际上还有城市的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这两个方面,本文暂不予涉及)合作化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和激烈斗争。当时,党内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党的任务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秩序,应该先发展一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待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较大发展之后,再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来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当时,这部分人列出种种理由(其中的一个理由是说实行农业合作化会要破坏工农联盟)来反对立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反对实行农业合作化。在合作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眼看不能从根本上进行反对和阻止的情况下,他们就给合作化运动加上“搞早了”、“搞糟了”、“搞快了”等种种大帽子,企图以此来延缓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另一种意见以毛主席为代表,认为为了使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进程相适应,使工业的发展能够得到农业的支援,同时也为了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即为了避免刚刚得到土地的农民又将失去土地,重新过贫困的日子,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老解放区实行合作化的经验,同时也参照苏联的经验,必须立即地,同时又是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在全国广大农村中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实行农业合作化。当时,由于有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和地方多数人的坚定支持和坚强领导,又得到了数亿农民和广大农村干部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因而合作化运动进行得很迅速,也很顺利。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也促进了城市的合作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使数亿中国人较快而又较稳妥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当时反对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们,他们并没有因农业合作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放弃自己所持的反对意见。本来,就人民公社制度而言,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事实上已经在中国农村扎下了根基,已经被亿万农民群众和广大农村干部所接受。至于其在前进中必然会出现的某些不足(任何事物都会有不足,都不会十全十美),只要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是完全可以得到妥善地解决的。事实证明,人民公社制度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可以在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并且可以向将来更高阶段的所有制形式过渡的一种极好的制度形式。

然而,正如毛主席所多次指出的那样:“道路是曲折的。”毛主席去世之后,尸骨未寒,当年反对对
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势力在党内获取了决定权。他们立即重弹合作化“搞早了”、“搞糟了”、“搞快了”的老调,并以此为由,很快地全盘否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代之以新的制度。这种新的制度,美其名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或曰“双层经营模式”。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用来愚弄百姓和愚弄基层干部的文字游戏罢了。其实质就是分田到户,重新单干。对此,当时社会上就流传有一个很好的概括:“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的确,这一退,不仅退到了人民公社以前,退到了高级社和初级社以前,而且退到了互助组以前,彻底地退回到了单干。当时的主政者们告诉人民说,中国农村的问题全在于一个“分”字,一分就灵,一退就好,只要把田和地统统地都分了,实行单干了,一切农村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好日子正在向亿万农民招手呢。而且断言,分了之后,退了之后,两极分化的现象“绝对不会出现。如果出现了,就等于改革失败了”。

可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乎从分和退的那一天起,问题就产生了。共同富裕的美好景象并没有像原先许诺的那样很快地实现,共同困难和共同贫穷的现象到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处处存在。同样,农村(且不说城市)两极分化的现象并没有像当初许诺的那样“不会出现”,而是开玩笑似的在中国农村处处可见。就连全国闻名的那个“创造”和“贡献”了分田到户经验的样板村,日子也越来越变得很不好过,现在的处境极其的尴尬和艰难。于是,就有了“三农问题”的说法,就有了“三农问题”乃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的说法。

到得这时,也许可以回过头来问一句:“当年的意见分歧和激烈争论究竟谁对谁错?”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应该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了。不知当年极力主张分田到户的那些人们今天是否还健在人世,如果死了的话,那当然只好算了,因为从来的决策错误,最终都是由老百姓来承受的;如果还健在的话,他们是否会认错呢?也许他们有这样的勇气和雅量,承认自己当年反对合作化、后来又强力推行分田到户,历史已经证明,这些都搞错了;也许他们没有这样的勇气和雅量。他们没有这样的勇气和雅量也不要紧,后人应该要有历史的眼光,要有真正为人民办事的觉悟、勇气和决心,把过去的错误大胆地、坚决地、彻底地改正过来(改正当然也要考虑今天的现实)。可不能再让百姓为党的错误吃苦,为党的错误吃亏啊。这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真不知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挑战,能不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

第二,仅从这短短的一段论述中,我们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毛主席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深刻把握,对事物内部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力,对社会现象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性。你看,毛主席说,在土地改革以后,如果不实行农业合作化,即不在农村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农村必然要两极分化,必然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毛主席在世时,由于坚持了集体化的道路,因而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没有出现;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都不断地得到了共同的改善和提高。毛主席去世了,农业集体化经济被迅速地、同时又是极其轻率地否定了,两极分化立即就出现了,共同富裕很快就成了泡影。从这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的比较中,毛主席英明和伟大的形象立即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无比的敬佩。这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具有的独特品质;这种品质,是靠“摸着石头”才能“过河”的先生们所断然不能具备和绝对不能企及的。尽管有“非毛”“反毛”精英们长期地不遗余力地捏造事实给毛主席身上泼脏水,企图从根本上毁灭他,但是亿万的中国人民却至今仍然在敬佩和怀念着他,这是有原因的。对此,那些“非毛”和“反毛”的精英们会感到极其地不舒服,但是他们不服也是不行的。

第三,从这短短的一段话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毛主席是真正的人民的领袖,他总是站在最大多数的人民一边,总是为最大多数的人民利益着想。只要认真地读一读这段论述和这项决策,同时联想到他的许许多多的其他论述和决策,任何一个正直的人,就都可以深切地体会得到这一点。当时,他顶住来自党内党外的巨大压力,坚持实行农业合作化,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普通农民不再重新受苦。为此,他丝毫也不顾及有人当时或者后来将会借此来反对他。他把个人的得失置之了度外。这就是真正的人民领袖的品格。

第四,从这段不长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和体会到毛主席继续革命的光辉思想。在这段论述中,他关于“大家知道,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工农联盟,……但是这个革命已经过去了,封建所有制已经消灭了。……这个问题,只有在新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解决”的思想,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思想,即继续革命的思想。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要继续革命,就是要永不停步地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谋利益。对于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服务是一项长远的事情,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也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同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没有畏惧。毛主席的一生,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斗、永不停息的一生。毛主席所缔造和长期培育的党,也应该这样。活着的毛泽东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得到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死后的他依然一直得到亿万人民的深切怀念,其原因就在这里。

人民网

返回目录